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

【案例苑】
●案情: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员工,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,并组建项目小组,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新媒体账号。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,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、素材,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、文案、营销等环节,该账号获得近百万粉丝关注,为公司带来不少经济效益。不久后小吴离职,公司要求其交接账号,小吴却说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,拒绝归还。公司遂将小吴诉至法院。
●判决: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,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。法院查明,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,主要内容为宣传公司业务,员工共同构思创意,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,账号还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,故账号内容并非小吴个人独自创作;辞职后,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称不再运营账号。综合来看,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,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。后小吴不服提出上诉,二审法院维持原判。
●说法: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,“网红”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。通常情况下,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,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,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。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,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。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,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。当账号“名不副实”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,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、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、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、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,做出合理认定。
与此同时,公司在推广宣传时,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,注册在他人名下时,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,并对双方权利义务、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,避免出现类似争议。
(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整理)
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1月23日05版)
本文链接:http://knowith.com/news-23-47365.html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声明: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天上不会到馅饼,请大家谨防诈骗!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喜报!“聚·奉献”杰出工程师朱衍波荣获“国家卓越工程师”称号
【解读】关于《海淀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》的政策解读
韦布发现迄今观察到的最古老黑洞
研究发现一种更健康的肉类脂肪替代物
外贸规模连续3年超过3万亿元 去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.65万亿元
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启动申请
超灵敏度软体微米机器人助力精准医疗
图说外观设计|一图概览制度新变化
【一图读懂 】 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》
“创客北京2024”创新创业大赛 神州数码•高科数聚汽车行业大数据驱动决策专项赛项目征集通知
自强不息:花呗购物额度怎么提现出来(推荐三种取现方法)
大吉大利:东莞莞城区上门代还信用卡,最好还款服务,大家都找他操作
大吉大利:广州天河代还信用卡垫还,可长期合作,需要的请联系
终于有了答案!伏立康唑(Voriconazole)威凡印度仿制药多少钱一盒
最新详解:羊小咩便荔卡额度提现取现秒到 -本文详细讲解过程步骤
重要: 羊小咩消费额度怎么变现 (需要套羊小咩的速看精选步骤)
全新教程:武汉黄陂套visa卡信用卡找旗舰店,本地商家安全的很
方法:套白条的商家微信(最完美实用的6种变现技巧)-知者
实测:京东白条去哪里可以套(白条无损自套详细教程)-知者
两分钟学会:DY月付怎么TX到微信全天取现小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