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
【案例苑】
●案情: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员工,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,并组建项目小组,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新媒体账号。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,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、素材,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、文案、营销等环节,该账号获得近百万粉丝关注,为公司带来不少经济效益。不久后小吴离职,公司要求其交接账号,小吴却说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,拒绝归还。公司遂将小吴诉至法院。
●判决: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,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。法院查明,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,主要内容为宣传公司业务,员工共同构思创意,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,账号还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,故账号内容并非小吴个人独自创作;辞职后,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称不再运营账号。综合来看,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,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。后小吴不服提出上诉,二审法院维持原判。
●说法: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,“网红”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。通常情况下,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,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,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。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,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。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,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。当账号“名不副实”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,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、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、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、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,做出合理认定。
与此同时,公司在推广宣传时,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,注册在他人名下时,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,并对双方权利义务、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,避免出现类似争议。
(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整理)
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1月23日05版)
本文链接:http://knowith.com/news-23-47365.html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声明: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天上不会到馅饼,请大家谨防诈骗!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【申报】关于征集朝阳区数据要素生态合作伙伴的通知
关于印发《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》的通知(教高厅函〔2023〕26号)
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(教就业〔2023〕4号)
国产智能操作系统步入新阶段
中电数据科学与智能工程研究院成立
首批30家服务站“各显其能”—— 北京:多维度靶向赋能专精特新企业
第七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境外赛区医药健康领域决赛举办
成都高新公安获评四川省首批“科技兴警示范建设单位”
《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》
《门头沟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(试行)》(门科信文[2024]5号)
互动:雪茄鸭嘴兽一次性哪里可以买到?汇总三个靠谱渠道给大家
如登春台:昆明石林县代还信用卡垫还,专业公司可靠,高效便捷服务
“人工智能+”应当怎么加
干头万绪:教程:花呗额度怎么提现出来 - 推荐十种操作方法
今日必看的攻略-DY月付5000怎么取出来
闻名遐迩:广州代还信用卡垫还,口碑商户高效便捷服务
欢天喜地:石家庄无极县代还信用卡怎么刷出来,5种常用方式
分享攻略-怎么找DY月付回收商家
最新资讯:怎么自己套分付,分付一次能付3000吗
三分钟必看: 羊小咩享花卡如何取现出来? 最新四个秒提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