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经济学考研辅导: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(14)


2014经济学考研辅导: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(14)
小编提醒考生: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机身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,因此,大家在备考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,最好多看一些现实案例,通过案例分析来巩固知识。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案例。
重复建设:调整结构的障碍
案例提示:
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,在纺织业、汽车业等表现尤为严重。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,制约着经济效益的提高。重复建设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常竞争的结果,双向弱调节是酿成重复建设的根本原因。
一、近年来重复建设的主要特征
1.重复建设浪潮所波及的部门和行业比较普遍。企业个数增长率超过22.8%(1985年较
1980年全国工业企业个数增长率的平均值)的11个部门和24个行业,几乎都存在重复建设的 现象。
2.加入重复建设浪潮的产品品种多、范围广。涉及到的产品不仅有人们较熟悉的耐用 消费品,而且有机电产品、基本化工原料等等。
3.重复建设在地区之间出现的时间相近、频率相近,而且往往以地区为中心,各地区
结构趋同化越来越严重。例如,80年代,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竞相发展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
、卷烟等行业,绝大部分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的起点。这一浪潮尚未完全平息,竞相发展彩
色电视机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录音机、电子琴等耐用消费品的新浪潮又平地而起。近几年出
现的棉纺热、轿车零配件热,也都是全国范围的。重复建设往往以地区(省、市、区)为中心
,向本地区辐射。辐射所达到的区域行政级别与项目的投资额大小成正比,越往下项目所 需的投资额越小,如小酒厂、小炼铁厂、小化工厂、小烟厂在县级遍地开花;而化工类的中
型厂、机械加工厂等则在中等城市、地区专署这一级铺摊子;彩电、冰箱、汽车等在省际之 间竞争。
4.重复建设上得快、下得猛,一浪接一浪,持续不断。
二、重复建设的典型案例
(一)纺织业
1.背景材料
1978—1988年我国纺织业中的大头——棉纺织业,经历了1978—1982年的稳步增长时期
,1982—1984年的衰落时期和1985年—1988年的再次高速增长时期。在此期间棉花生产出现
了大的波动。因此从1982年以后,棉纺业的波动以及以后引发出的各种原料大战,都与棉织 业发展和棉花生产波动有直接的关系。
2.重复建设情况
1985年以后的棉纺业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两个“方面军”。一个“方面军”是乡、镇、村
办的纺织企业。如1985年乡镇村办纺织企业产值比198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385.6%,而
同期全国纺织企业仅增长51.1%,其中大中型纺织企业增长29%。另据统计,乡镇村办棉纺
织企业个数1984年相当于纺织系统的175.32%,到1985年就上升到192.62%,实现工业总产
值1984年占纺织系统的6.5%,到1985年上升到9.91%。乡镇村办纺织企业占全国纺织工业
比重已由1980年的3.5%提高到1985年的19.54%,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。乡镇村办纺织企
业多是远远低于合理经济规模的小厂,因此,使全国纺织行业的企业平均规模降低。乡镇村
办纺织企业的过快发展使我国纺织工业原料供给出现了畸形结构。第二个“方面军”是各省
(市、区)政府建立的各种纺织厂。1985年以后各地计划外小纱厂蜂拥而上,江苏、山东、河 北上的最快,不生产棉花的广东省也迅速发展起一批小纱厂。
加工能力的迅速扩大,使纺织业的原材料供需缺口达到20%左右。1989年全国纺纱能力
已达到3150纺纱锭,全部开工可加工棉花近亿担,而1989年全国产棉才8000万担。除棉花外
还有苎麻、蚕茧、黄麻、羊毛等。于是争夺原材料的大战就不可避免了。结果占全国纺织业
总产值44.1%,实现利税54.5%的大中型纺织企业(1985年统计企业个数只占3.7%),吃不
饱,影响了效益的发挥。据统计,京津沪三大纺织基地在1989年棉花年度的头一个月里,仅
得到应供应棉花的55%左右,黑龙江、吉林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四川及沈阳、哈尔
滨、重庆等17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棉花实际进货不到计划的40%。各地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 ,对国家计划调拨的棉花层层封锁、克扣。
3.后果。
纺织业的重复建设对其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。首先,造成了全国范围
的加工能力过剩。据分析约有25%的加工能力过剩。其次,使产业组织结构恶化,规模效益 丧失。再次,导致原料大战。
(二)铝加工业
1.基本状况
改革以来,我国铝加工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1986年与1978
年相比,铝材年产量翻了两番多,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。这对于迅速改变传
统体制下我国铝加工力量薄弱的状况,满足日益扩大的铝材社会需求,保证和促进相关行业
发展,减少进口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但是,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盲
目性。据分析,我国铝材生产耗铝量一般占总耗铝量的70%,若以此为标准,1986年我国国 内生产原铝量为54万吨。可供铝材生产用铝量40万吨,而该年度我国
铝加工行业生产能力为8 5万吨,加上20万吨的铝电线电缆,共100多万吨,大大超过了实际原铝生产量。1985年我国
铝加工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约为72%,而1986年下降为59.24%。
目前,铝业面临一个十分严 峻的现实,一方面,近年来企业盲目投资、重复建设的积累效应将使目前已经超过原料生产
供应能力的加工能力更加扩大(据统计,1986年铝加工行业在建设生产能力为37.82万吨,
加上原有生产能力,行业总生产能力将为122.83万吨,约是现有原铝供应能力的3倍),原
材料短缺矛盾将更加尖锐:另一方面,原已形成的铝材需求市场将可能会缩小,企业之间为
争夺产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。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正是近几年铝业发展中出现了全国各地 不分条件、不顾合理经济规模的重复建设浪潮。
2.铝行业重复建设的特点
(1)扩张速度快,此起彼伏。铝行业可分为铝材、铝盘条和铝基钢带三大类,其中铝材
又可分为板、带、排、箔、型、管、粉、线、棒、锻件等10种。从1980年以来,我国铝加工
业在三次相继出现的型材、板材、箔材投资高潮带动下,进入了一个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的发 展时期。
(2)生产集中度低,几乎全部达不到合理经济规模。
(3)企业“全能化”、“大而全”、“小而全”是目前我国铝加工行业组织结构的典型
特征。据有关资料介绍,国外铝型材加工模具是由专业化的模具厂制造,而我国铝加工企业
大部分有自己的模具分厂(车间)。国外的大型铝工企业年产量为20万—50万吨,我国大型铝
加工企业的年产量只有几万吨。日本铝加工业人均年产量为100—200吨,美国为200—300吨
,苏联50年代期间为10吨,而我国最大铝加工企业——东北铝合金加工厂人均产量只有40吨 多。
2014经济学考研辅导: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(14)
本文链接:http://knowith.com/news-6-140.html2014经济学考研辅导: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(14)
声明: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天上不会到馅饼,请大家谨防诈骗!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我国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
“创客北京2023”创新创业大赛顺义区级赛暨第四届“创新顺义”创新创业大赛启动的通知
【解读】关于《海淀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》的政策解读
赋予“公共品”属性 安全科技迎来质变时刻
科技部关于印发《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》的通知
成都高新公安获评四川省首批“科技兴警示范建设单位”
关于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通知(自然资发〔2024〕9号)
《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》
【解读】《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》
《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》
大吉大利:佛山顺德上门代还信用卡,可长期帮还,流程简单高效
马到成功:上海长宁区垫还信用卡,怎么套取出来(一手商家无中介差价)
喜从天降:宁波鄞州垫还信用卡,的6种刷法 (无视风控秒回款)
葳蕤:成都上门信用卡垫还最简单方法来告诉你
安全!深圳盐田线下套万事达卡太方便了,6个方法值得收藏
必看:2024年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来,分享三个最新方法
小白必阅:DY月付怎么找秒到商家分享三大技巧:
热点讨论: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来现金,试试三个操作方法
科技通报得物上的佳物分期靠谱吗?佳物分期怎么套出来
详细解说: 微信分付额度怎么套取出来? 这几种方法你知道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