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
【案例苑】
●案情: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员工,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,并组建项目小组,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新媒体账号。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,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、素材,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、文案、营销等环节,该账号获得近百万粉丝关注,为公司带来不少经济效益。不久后小吴离职,公司要求其交接账号,小吴却说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,拒绝归还。公司遂将小吴诉至法院。
●判决: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,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。法院查明,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,主要内容为宣传公司业务,员工共同构思创意,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,账号还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,故账号内容并非小吴个人独自创作;辞职后,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称不再运营账号。综合来看,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,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。后小吴不服提出上诉,二审法院维持原判。
●说法: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,“网红”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。通常情况下,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,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,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。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,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。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,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。当账号“名不副实”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,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、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、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、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,做出合理认定。
与此同时,公司在推广宣传时,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,注册在他人名下时,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,并对双方权利义务、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,避免出现类似争议。
(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整理)
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1月23日05版)
本文链接:http://knowith.com/news-23-47289.html员工离职,名下“百万粉丝”账号归谁?
声明: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天上不会到馅饼,请大家谨防诈骗!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》
【申报】关于开展申报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的通知
2023“北京·景贤杯”创新创业大赛延长报名的通知
【解读】关于《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的政策解读
【解读】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答记者问
【解读】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》解读
AI时代版权边界需重新厘清
《北京市绿色制造单位培育管理暂行办法》
《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》
【一图读懂 】 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》
如登春台:郑州登封市上门代还信用卡,多年经营,多年经验诚信
喜从天降:上海崇明区垫还信用卡,可长期合作,大家都找他操作
大吉大利:深圳南山代还信用卡多年经营,大家都找他操作
2025印度瑞戈非尼(瑞戈非尼)一盒价格约1500元一盒!印度瑞戈非尼多少钱一盒(40mg28粒)价格在1500元价格一览表!肝癌靶向药印度瑞戈非尼哪里买代购价格约1500元一盒
积极进取:苹果id贷怎么强制解除,苹果id贷款有什么风险
最新攻略分享-鹿优选先享卡怎么找商家套出现金
态度陈恳:告诉你专门刷白条的流程,轻松7种流程方法
喜从天降:上海杨浦区代还信用卡的6种刷法 (无视风控秒回款)
秉烛达旦:教程:羊小咩享花卡怎么套出现金,详细三个方法
风驰电掣:成都都江堰市代还信用卡公司操作5个方法(2024已更新最新流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