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和马斯克干架的人,还在继续折腾

 
			
 
			两位硅谷王者正在打擂台,战场是太空和AI。
一个是马斯克。当地时间9月10日,SpaceX的“龙飞船”送4名人类进入了太空,其中两个人在9月12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商业太空行走。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说,“力争更上一层楼,为了比过去更光明的未来,每天早晨醒来,灵感迸发,了解宇宙的新秘密。”
另一个则是阿尔特曼。在马斯克开香槟之时,OpenAI在9月13日凌晨突然更新了大模型的族谱,推出了o1系列模型,内部称之为草莓模型。这次更新,距离它们5月14日更新GPT-4o已过了4个月,距离它们发布Sora已过去7个月。
OpenAI沉寂的时间有点久。
阿尔特曼在社交平台上说,GPT-o1是一个新范式的开始,能够进行通用复杂推理的人工智能,“性价比非常好”。
o1系列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会用更长时间去思考问题,它在数学、物理以及代码生成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,可以推理更复杂的任务和解决更难的问题。
马斯克没有批评或者称赞阿尔特曼公司的最新技术进展。尽管马斯克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以及投资人,2015年,马斯克和彼得·蒂尔、阿尔特曼等一起创立了OpenAI,并注资10亿美元。但到了2018年,马斯克离开并后续自己成立了xAI,同时他还试图起诉阿尔特曼,揭露其“被资本控制”的真面目。
然而,一个或会让马斯克沮丧的事实正在到来。OpenAI的最新估值已和SpaceX差不多了,根据外媒的报道,OpenAI正在寻求以1500亿美元的估值来融资,比9个月前多了近700亿美元,融资的金额为65亿美元。
马斯克做事情奉行干了再说,再考虑产品、市场和融资,比如他对于屋顶太阳能以及脑机接口的探索。与之不同的是,阿尔特曼选择慢。今年3月的一次采访中,阿尔特曼画了一个四象限图,其中一个维度是AGI产生的时间长短问题,另一个维度则是启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——阿尔特曼选择短时间和慢速启动。
“我想确保,我们至少要慢慢启动。”阿尔特曼在媒体采访中说。
翘首以盼的GPT-5,依旧没有等来。2023年3月,GPT-4发布,激起了大家普遍的关注,也引起了对GPT-5的好奇。
然而,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外部争议和内部动荡:2023年年中,OpenAI取消了Arrakis的发布,因为该模型的运行效率并没有公司预期的那么高。2023年底,OpenAI管理层更是发生动荡,阿尔特曼一度被踢出局,但后来再度回归,并放逐了一部分参与“宫变”的员工,其中包括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。其间,社会伦理、隐私数据、安全、人事动荡等问题一直笼罩在OpenAI上空。
现在,阿尔特曼对OpenAI的掌控如臂使指,AI的命运和发展系在一个人手上。“我猜AI很酷”,这是阿尔特曼在社交平台上的简介。
01 慢时代
发射火箭这件事情,马斯克有发言权,但阿尔特曼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9月10日SpaceX发射火箭的同一天,阿尔特曼称,“如果你把火箭绑在垃圾箱上,垃圾箱仍然可以进入轨道,垃圾之火会在离开大气层时熄灭……但最好还是发射更优质的火箭。”
对于OpenAI来说,GPU和服务器的算力资源就是“燃料”,而ChatGPT以及Sora等模型产品就是火箭和货仓,阿尔特曼不想发射“垃圾箱”。
现在,这枚优质的火箭就是GPT-o1系列,它包括了o1的预览版本和o1-mini,o1-mini是一种速度更快、成本更低的推理模型。
在演示视频中,GPT-o1表现出人意料,它就像人一样开始思考,可以快速生成一个游戏应用,还可以帮助医疗保健研究人员为细胞测序数据添加注释,同时也能帮物理学家生成量子光学所需的复杂数学公式。
OpenAI研究员Jason Wei在社交平台上说,o1不是纯粹地通过提示完成CoT,而是使用RL(强化学习)训练模型,最终更好地执行链式思考。强化学习,意思就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如何作出最佳决策。
“链式思考”意味着GPT-o1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思考,才能给出答案,一位国内大模型从业者称其为“慢思考”。
这位从业者告诉《中国企业家》他对大模型未来的预测,现在推理成本会极速往下降,但再往下,推理成本还会或十倍或千倍地往上涨,“让机器开始学会慢思考,这反而对推理的要求更高,单位成本下降,但思考时间变长,最终为获得一个好的答案,成本会上去。”
这可能蕴含着比卖API接口以及Token数量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化前景。
今年1月,OpenAI推出了GPT Store,但很快就关闭。OpenAI的API价格尚不足以覆盖它的成本以及支撑阿尔特曼的庞大野心:他一会儿在中东,一会儿到新加坡,有时候又称,要筹集8万亿美元来重塑芯片产业。
过去半年间,中美的云厂商和大模型公司,围绕API价格以及算力价格,进行了数次价格战。API不再构成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,抢单和抢项目也不是一个好的生意。根据媒体和公开数据统计,2024年上半年,中国大模型竞标项目超过230个,它们大部分被百度、科大讯飞以及智谱AI等公司获得,中标方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低价。
如今年4月,岚图汽车发布了《AI大模型应用项目》招标公告,中标结果显示,智谱以348.8万元中标,而腾讯云和科大讯飞的报价分别为1334万元和758.9万元。
对此,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近期在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采访时表示,当前的状况,有点像五六年前那一拨AI火的时候,也有很多企业去投入、中标。当前因资本驱动,大家对AI有很高的期待,市场也会想去低价抢标,有些即便能力未必能马上满足客户需求,都想尽办法先把项目拿下来。
汤道生称:“我们过去也经历过,当你去抢项目时,最后发现,客户的需求未必这么清晰。你需要去满足很多又非常个性化的需求,持续投入的话可能会让你不堪重负。所以当前,我们看到市场上各种各样AI项目,有些比较符合我们能力和优势的,也有一些未必,我们会更谨慎。”
有时候,慢就是快。
02 阿尔特曼的野心
尽管OpenAI在整个行业执牛耳,但人们可以感觉到,OpenAI不那么专注和酷了,它的技术节奏和探索正在变慢,技术的陡峭曲线似乎变缓了。
2022年11月,OpenAI推出ChatGPT;2023年3月,推出GPT-4大模型;2023年11月,举行首届OpenAI开发者大会;2024年2月,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问世;2024年5月,推出GPT-4o,处理文本、图像、音频能力更自然、流畅。
今年5月,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离职。Ilya Sutskever一度被视为ChatGPT真正的缔造者,而阿尔特曼更像是一个攒局者,以及一个好的CEO和投资人,他此前是YC的负责人,接过保罗·格雷厄姆传接棒的人,但他可能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技术主义者。
现在,阿尔特曼比2023年的时候权力更盛,他在OpenAI内部可以推行和实现任何设想。如谷歌、苹果等科技公司对华盛顿政客保持警惕,但阿尔特曼,他主动贴近政客,推销自己的AI理念。
据财联社报道,GPT-o1发布前一天,阿尔特曼就与硅谷大公司一起去华盛顿白宫做客,并宣布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工作组,旨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保持领导地位。
另一方面,离开OpenAI的大部分员工都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。比如Ilya Sutskever,他创建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Safe Superintelligence Inc.已筹集10亿美元资金,用于构建安全而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。
阿尔特曼曾在采访中被问及“为何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”。当时,阿尔特曼这样回答:过去很多事情都是原因,我想知道的一件事情是,AGI是更像单一的大脑,还是我们彼此支撑的社会?你和你的曾曾曾祖父比起来,基因变化不大,但你的能力和知识,却大不相同,这并不是生物学的变化……我们能拥有这些,是因为我们共同搭建起的结构。
看起来,在阿尔特曼眼中,AGI并不是类人脑,而更像是一个结构化的社会。
本文链接:http://knowith.com/news-23-1713.html能和马斯克干架的人,还在继续折腾
声明: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天上不会到馅饼,请大家谨防诈骗!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喜报!“聚·奉献”杰出工程师朱衍波荣获“国家卓越工程师”称号
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
关于跨境税费缴库退库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(银发〔2024〕4号)
【申报】关于征集朝阳区数据要素生态合作伙伴的通知
关于2023中关村国际讲堂课程安排与报名的通知
【解读】关于《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的政策解读
两会声音 | 北京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这些科技热点→
量子计算机“本源悟空”完成超3万个运算任务
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948号(科学技术类135号)提案答复的函
北京市2024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
诠释:2025印度孟加拉维奈托克(维奈克拉)在国内怎么购买一盒多少钱,进口维奈托克真实购买价格大揭秘
技术:微信分付靠谱24小时在线商家,揭秘分付怎么套出来
勤学不辍:知晓说说:雪茄鸭嘴兽哪里可以买到,专业人士推荐3个平台
大吉大利:广州增城区代还信用卡取现,真实商户积分,多年经验诚信
勤学苦练:美团月付额度怎么套出来,试试这9个操作方法
花团锦簇:东莞上门代还信用卡,口碑商户流程简单高效
分享:京东白条如何自己套出来(12种提现方法技巧分享)-知者
炯炯有神:成都市垫还信用卡公司当面变现具体步骤2024年必看!
靠谱!天津静海套visa外币卡还是找本地靠谱,6种必过技巧分享
干货必看:DY月付怎么换钱出来!教你三个简单操作: